为什么日本人容易瘦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在那里很难看到一个胖子。在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为30%,而在日本这一数字仅为3.5%,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为什么是日本人?首先我想到的是这些东西,日本人平时喜欢喝绿茶,而且他们经常吃纳豆或韩国泡菜之类的发酵食品,而这些食品对肠道菌群有益。不过在此我将把讨论的焦点放在另外一点上:日本的饮食文化与美国截然不同。

截止到年,美国有多家餐快餐店,而日本只有家换算成快餐店,人均拥有量美国是日本的15倍。当然了,快餐,油炸食品,薯片,巧克力,糖果以及苏打水这些不那么健康的食品在日本也是随处可见,不过健康食品也同样品种繁多。假设我是一个具有健康意识的普通美国人,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在家做饭,那么早餐能吃什么呢?也许只能吃这些东西,麦当劳的早餐三明治套餐含炸薯饼和咖啡,鸡蛋奶酪夹心三明治与炸薯球或者丹尼斯连锁餐厅的煎饼。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当然有些人吃的早餐肯定要更健康些,在这里讨论的是大多数人所吃的早餐。日本人的早餐又是什么样的呢?日本有多家快餐店,同时也有家饭碗连锁餐厅。做的比较大的是这三家,分别是吉野家、松屋、すき家。只要花4美元就能在松屋吃到一碗白米饭,一碗海苔味噌汤,一个鸡蛋一块烤鱼和一份一小份土豆那沙拉。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再加4美元,点些泡菜纳豆和炖牛肉。在便利店也能买到一份相对健康的早餐,这份早餐包括一个饭团(米饭、三文鱼和盐)、一小份沙拉、一包寿司或者一份带味噌的鱼或者味噌汤。这份早餐几乎不含任何垃圾食品,基本上只有蔬菜,猪肉和鱼汤等组成。而且可供选择的类似食品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不到10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东西,相比之下美国的便利店只能买到这些东西,油炸食品,以及那些加有反式脂肪,糖和不健康防腐剂的食品,如果运气好,也许还能买到一包没有任何添加的普通坚果。所以在日本便利店里买到的食品不一定就是最健康的,但至少过得去。这点很重要,因为每个日本人都能在这类便利店里买到这种早餐。

日本大约有55,家便利店,每平方公里内的便利店数量是美国的10倍,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这些便利店距离都很近,走几分钟就能到。当然了,美国也有不少相当健康的餐馆,在超市里买东西回来自己做也能吃得很健康,但廉价快餐肯定不是健康食品。在日本如果中午赶时间可以去汉堡王吃饭或者在附近买点寿司填饱肚子,也可以在咖啡店买个汉堡包一份爆米花,或者在隔壁的松屋吃一碗加有少许牛肉,青葱和卷心菜的辣豆腐汤,一份猪肉一个煮鸡蛋,一些加了芥末的菠菜,米饭以及免费的泡姜。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在很多相对来说更健康的非连锁餐馆里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食物的多样性非常重要,如果吃得健康,而且吃的花样也多的话,人们就能长期坚持这种饮食,就算晚饭一起和朋友出去喝酒也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食品,居酒屋是日本人喝酒的标准,全日本大概有1万多家,差不多是快餐店数量的两倍多。把喝酒改成快餐肯定也不健康,但让我们先来看看居酒屋里都有哪些可以吃的,请允许我再次指出,除了便利店饭碗连锁店或者居酒屋所提供那些食品外,供日本选择的还有很多其他健康的食品。而且大多数日本人也不是天天都在那些地方吃饭,我也不会推荐人们到这些场所吃饭,大多数日本人也不认为这些地方健康。但我想讨论的不是如何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我想说的是在日本就算天天在便利店之类的地方吃饭,人们也能以相对较小的代价,保持身体健康。

这两个国家的人在吃饭或者饭后一般会喝什么呢?美国人通常会喝苏打水,一项针对80个国家的调查统计发现美国人苏打水消费量是排名世界第一,年人均消费量为升,日本排名第56位,人均消费量为32升。在日本很多地方都会免费供应茶水,那种大瓶装的苏打水很不容易买到,日本的7-11便利店里没有那种大的离谱的苏打水出售,日本一般只卖些小包装的苏打水,而且日本麦当劳的所谓大杯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美国麦当劳的中杯都比日本的大杯要大。日本人苏打水摄入量之所以低,也因为他们的选择很多。有趣的是尽管日本人的苏打水消费量只有美国人的1/5,售卖苏打水的自动售货机却遍布日本各地,日本一共有万台自动售货机,相当于每23人就有一台,人均拥有量排名世界第一。那么这些自动售货机里都卖些什么呢?例如黑咖啡,无甜味茶,饮用水以及其他一些饮料,而在美国一台普通的自动售货机,一般会出售13种饮料,除了饮用水外,其他12种都加有糖或甜味剂,所以尽管都具有方便性和多样性,两个国家的自动售货机差异还是挺大的。当面临同样便利的食物选项时,人们肯定会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日本人为何更加健康,原因肯定不止这两个,但我认为这两个原因最具有代表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haibdfll.com/afhpz/42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