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娴(原创)
“如果在大陆市场没有亿元的规模,我们自己在运转上会非常辛苦。”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最近这么说。这家食品巨头进入大陆市场已经30年,销售着诸如“汤达人”、“统一阿萨姆奶茶”这样的方便面和饮料。
罗智先是在日前举行的年度法说会上,给出上述判断的。在这之前,统一在大陆的运营实体统一中控交出了亿元年的最新成绩单,并重申5年内销售目标要到亿元。这意味着,5年间的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双位数。
小食代留意到,向来快人快语的罗智先谈及了这一看似激进的数字背后逻辑。从统一中控取得的突破和存在问题,到火爆的预制菜赛道、无糖茶甚至星巴克咖啡的定位,罗智先都纷纷触及,毫不含糊地给出自己的洞察。
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了解罗智先的最新说法。
不要“随时换铁杵”
“跟其他所有的同业一样,在过去三年统一中控在疫情的侵蚀之下,业务变得非常不稳定。”罗智先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团队也被迫必须在渠道上有所突破。
他认为公司的增长可以分成两部分,即产品本身和渠道的拓展。
第一,在产品方面,罗智先说统一中控没有所谓的“新产品“,但是也可以说有很多“新产品”——并不代表公司推出真正全新的产品,而是在既有的基础之上,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去拓展。
以统一中控的绿茶为例,这已在大陆市场中经营了超过20年,并在年首次突破20亿元。他预计,统一绿茶今年在大陆市场的销售额将翻倍至40亿元。背后增长的原因,是原有消费者饮用频率增加以及对新市场的开发。
他说,平常常讲的道理是“产品是对的,市场也是对的,剩下的就是人的耐心和纪律的问题”。在过去几年,统一中控很聚焦地在经营这个产品,慢慢地培养了消费者饮用习惯。
罗智先说,这体现了统一一贯强调的营运精神,就是能够聚焦中国大陆市场,因为这里的市场很大,“市场永远也做不完,商业的机会也永远很多”。
此外,他还认为绿茶收入翻倍增长的案例还体现出管理人性的挑战,即能够怎样很有耐心地去把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而不是去随时换铁杵,不断在磨绣花针,并直指这是一个“非常知易行难的纪律性”问题。
第二,在渠道方面,他指出在过去三年由于疫情的关系,公司在一般的零售点业务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有些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但是统一中控期内拓展了家庭消费场景,并在餐饮渠道取得突破,这都带动了业务增长。
“我们(统一集团)经营餐饮渠道大概有40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像大陆团队这样取得的成绩。”罗智先说,餐饮渠道的打通不是品类议题,它属于系统性的供应链问题,要打通其中的供应链是非常困难的。
罗智先说,今天统一中控借着一两个品类已在餐饮渠道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司对于餐饮渠道的未来表现“相当期待”。
在产品和渠道的加持下,统一中控去年的销售收入最终定格在了.57亿元,或同比增长12%。
有意思的是,面对有分析师对大陆业务增长速度的赞美,罗智先说:“我必须很惭愧地讲一下,其实我们的业绩并没有您刚刚讲的那么好。“他强调,相对过去的情况来讲,这其实已经“属于一个比较退步的情况”。
他也特别针对去年四季度统一中控录得高增长进行解读。“大家会觉得好像我们吃了什么‘大补丸’一样,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因为今年的春节比较早,1月份就到了。”他说,为此很多出货动作都发生在去年12月的,这种高速成长是正常的。
对于年的预期,罗智先表示,假设没有疫情之类的干扰,统一中控今年希望能实现8%-12%的增长。
“各位可能最近会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喊出了一个亿的营运规模?”罗智先说,这不是一个精神喊话,而是考虑到中国大陆市场的规模,加上统一这种“身材”;如果没有亿的规模,以后自己在运转上将会是非常辛苦的。
罗智先说,中国大陆市场这么大,他自己推算出来“大概要有个亿才能让我们这种所谓的组织能力有一个充分的发挥”,“当然,这个数字我们希望越早达到越好,因为时间一拖延亿又要往上面去加了,所以我们会变得永远跟不上。”他又强调,不用担心产能不足,因为在该市场上生产制造资源是过剩的。
对于罗智先有关亿元目标的判断,一位食品饮料行业的资深人士今天对小食代分析,这显然是在强调规模效应,该公司背后对标的应是康师傅等巨头。“统一的产品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规模还没有追上。”
至于饮料要拓展餐饮渠道的困难,这位人士指出,餐饮渠道需要更高的利润,其配送体系配、配送时间和所谓“Route-to-market”模型也不一样。此外,大陆餐饮渠道相对零碎化和区域化,相应的酒水经销商特点非常明确,跟饮料行业全国一致的大单品、大分销都不太一样。
会非常小心对待调价
事实上,除了营业收入量的增长外,外界也